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地市 -> 滩羊之乡激情盐池 -> 盐池故事
抗战老兵马章锁:军号声声撼山河
2025-09-03 13:11:33   
2025-09-03 13:11:33    来源:吴忠日报

1955年,授衔后的马章锁。

 抗战老兵马章锁(左一)和女儿一起阅读。

  1924年,马章锁出生在盐池县王乐井乡平阳沟村,7岁时父母双亡,两个姐姐接过了抚养马章锁的重担。10岁时,马章锁就到离家40多公里的马儿庄黑土坑,给地主家放羊。

  1936年,12岁的马章锁每天为吃饭发愁。饥饿,贯穿了他的童年。当年,红十五军团骑兵团驻扎到盐池县境内,宣讲抗日救国,放羊娃马章锁有了新的念头:加入革命的队伍。

  因年龄小上不了战场,马章锁先被分在骑兵团团部随军学习,不久调至卫生队。当时医疗条件差,战士受伤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。一天,马章锁在给官滩作战受伤的战士清洗伤口时,战士因疼痛难忍失手打了他一耳光,倔强的他不愿再当卫生员,随后被编入陕甘宁边区三边保安司令部,成为了一名通信兵。

  1938年,14岁的马章锁开始跟着通信参谋马汉山学习吹号,担任三边独立骑兵营的司号员。

  1942年3月,陕甘宁边区司令部骑兵团改编为骑兵旅,与大青山支队一起抗击日军。已经升任通信排长的马章锁也随军进入了大青山,被编入绥蒙军区司令部骑兵二团。就在开赴大青山时,马章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7月下旬,日军对大青山游击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。有一天,马章锁所在的团消灭了日军一个小队,正在转移时,又与日军狭路相逢。马章锁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冲进一个院落时,看到一个日军士兵的刺刀上还挑着一个孩子。这个场面,很长时间里印在马章锁的脑海,也让他更加坚定:一定要打胜仗,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!

  1943年,马章锁调到旅部,在康健民旅长的司令部当保卫股长。骑兵旅深入雁北战斗。骑兵二团在张家口被日军围困,康健民指挥突围失败,伤亡20余人。危急时刻,康健民下令“全部散开、各自为战”。马章锁带领一排保护电台,在突围过程中牺牲了一名译电员和两名战士。冲出包围后,发现无集合点,他们背着电台寻找司令部,途中与小股敌人作战,傍晚在张北兔儿台找到康健民。

  抗日战争胜利后,马章锁在华北绥远司令部担任机关政治指导员,又参加了解放战争。

  1952年,马章锁经过多次请求,被组织派到中央军委后勤学院脱产学习三年。毕业后,被分配到志愿军24军70师后勤部,担任科长,负责被装、给养等。在抗美援朝期间,他先后两次进入朝鲜,冒着美军的轰炸为志愿军运送装备。 1955年7月,马章锁被授予大尉军衔;1956年2月,他获得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;1962年6月,他被晋升为少校军衔。

  1978年,马章锁向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申请调回宁夏工作,担任银南军分区顾问,直到1982年光荣离休。

  马章锁是盐池县唯一经历了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和“两弹一星”研制等我国军事革命重要时期的革命老人,枪林弹雨中,马章锁经历了太多的诀别和牺牲,曾被弹片炸伤过腿,也曾被一颗子弹射中而命悬一线。

  如今,已经101岁高龄的马章锁依然关心国家大事,时常教育子女要为国家多作贡献。 (冯荣整理)

【编辑】:张静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